-
评论丨构建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
科技日报 天下之治,莫过于信。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这是我国科研管理理念和实践的一次重大变革,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应科技人员关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坚定决心。 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作为管理者,我们应充分相信绝大多数科研人员是诚实、正直、可信赖的,进而把我们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构筑在信任…
-
科研诚信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
中国科学报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关系到科学事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关乎我国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关系到科学事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关乎我国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建设部署,规格之高、力度之大、亮点之多前所未有,全面预示着我国科研诚信建设迎来了新时代,有了新机遇。 首次确立了全覆盖且责权…
-
推动科研诚信管理专业化常态化——专家解读“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之一
人民日报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真真认为,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离开了科研诚信,创新就会受到质疑。《意见》把科研诚信建设提到战略高度上来,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意义重大。 明确主体责任,管控科研活动“灰色地带” 《意见》提出,要完…
-
给科研松绑要破立结合
湖北日报 日前,教育部社科司发布通知称,将对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个项目进行集中清理,不仅追回已拨经费,还要追究责任,相关责任人三年内不得再报。 日前,教育部社科司发布通知称,将对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个项目进行集中清理,不仅追回已拨经费,还要追究责任,相关责任人三年内不得再报。被清理项目涉及范围之广,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在列。 给科研人员松绑,激发科研活力和科研人员自主权,是今年5月两院院士大会传递出来的改革精神。“减少各类检查、评估、审计,对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实施周…
-
科研应崇尚少拿项目多出成果丨科学精神论场
科技日报 最近,“项目多”引发关注和热议。“项目多”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设置的项目种类繁多,而且因各自为政而重复严重,二是部分骨干科研人员承担的项目过多,特别是,科研人员不管有否或有多少在研项目,仍要不断申请项目,拿项目竟然也成了科学研究的目标。 1、项目多的根源 “项目多”的根源看似在政府相关部门,实则与科研人员项目需求大不无关系,而科研人员项目需求大的根源主要在学术评价和考核机制——项目与成果一样,成为学术评价和考核的关键性指标。 以大学教师为例,在职称晋升、博导硕导资格审…
-
支振锋:科研管理的痛点在哪里
支振锋 “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研人员意见。”“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些话,讲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心坎上,也讲到了当前科研管理的痛点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都地位更高了,待遇更好了,成果更多了。但奇怪的是,一边干活一边抱怨,一边工作一边吐槽,也是科研人…
-
科技日报斥科研领域帮派怪象:学界不是江湖
yfsoft 科研管理“跑偏”科研人员抱团组“圈子” 科学精神名家谈 当前,科研领域存在着一些带有江湖气的“圈子”,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足以引起我们警惕。“占山为王,培植势力,为争夺资源,各山头之间时不时还得火拼。”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抒这样描述科研“圈子”。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高抒认为,学术圈里不应有“江湖”,科学探索同利益、恩怨等人为因素沾不上边。 以个人关系好坏决定立场无视科学精神 高抒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学界本来有“学派”,即一个理…
-
科学研究:吻错青蛙该如何被原谅
中国科学报 “只有切实建立能独立负责学术管理、决策的学术委员会,对所有科研活动实行基于学术本位的管理和评价,才能构建高校和科研机构崇尚学术的氛围。” 让宽容失败这一顶层设计落地,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四个方面的机制,即健全和完善财政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健全和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组织申报、评审机制;建立符合科研特点和规律的监督机制和成果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机制。 最近,某高校科研人员陈继晨有一个断断续续想了很久的问题,终于着手查资料、写程序、做试验,但结果却…
-
科技管理首先要尊重科研规律
中国科学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及“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现象,反映了当下我国科技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多”现象是如何抑制创新活力释放的?如何破解科技体制改革中的这些痼疾?如何切实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周忠和有三个身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这三个身份让他成为科技体制改革最热忱的呼吁者和科技体制弊端最直接的体会者。 在这三个身份里,所长的身份让周忠和切身体会到科研人员心中最大的无奈。 作为所长,他不想让所里的…
-
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中教数据库 科研管理的职责在于创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优化科研环境,有效配置科研资源,最大程度地激发科研人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然而,高校科研课题由于来源渠道多样化,课题和经费数量的增加,科研课题管理明显地暴露出种种弊端。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根据科研课题研究的特点,加强过程管理,严格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 问题的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高校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科研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
-
地方高校应如何做好科研项目管理
宇凡软件 科研项目管理是指课题从项目申请开始至检查评估验收鉴定从而推广入卷的一个全程管理过程。科研项目管理是在顺利完成科研项目的大前提下所实施的一套科学的管理,在一定基础上培养人才、研究出喜人的科研成果,从而提高高校的竞争力。没有高水准科研项目的高校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的,拥有这些也是对高校实力的肯定。由此可以看出,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如何让科研管理准确高效地进行也是高校科研工作者所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本文从科研项目管理的三方面出发,详细地剖析在科研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
-
诚信建设要贯穿科研全流程
人民日报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在科技界引发广泛关注。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在科技界引发广泛关注。《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突出亮点?对科研人员有什么影响?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进行了解读。 结合科技创新趋势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 科技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发展形势所需,是世界大势所趋。而科研诚信则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