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应急能力!阳山构建三级应急联防联控体系(应急响应三级防控是什么标准)

当监测预报机构发布暴雨黄色、山洪灾害黄色、地质灾害三级预警和三防指挥机构发布防御通知时,阳山县大崀镇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迅速挨家挨户敲门入户,将汛情通报到危险区域每一户、每一人,全覆盖动员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迅速转移。今年5月,阳山县大崀镇“多敲门法”三查五到位防范地质灾害的工作做法被省防汛防旱防风表彰“优秀”并通过工作专报作为经验推介。

镇、乡、村(组)三级应急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协同,精准高效。这是阳山县强化乡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缩影。

创新体制、完善体系,一个个应急管理痛点被消除;建强力量、提升能力,一根根防控风险的立柱被打牢;配强配齐应急管理力量,一个个“神经末梢”被触及。近年来,清远市阳山县应急管理系统守正创新、勇毅笃行,全面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米”。

高规格、高标准健全完善县级应急管理体系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阳山以最高的规格、最严的标准设置县安全委员会组织架构,实行“双主任”制,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主任,分管安全工作的常务副县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联系安全生产工作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担任副主任,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各乡镇的主要领导均为成员。县安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实体化运作。

在县安委会的领导下,县安委办设在县应急管理局实行实体化运行,配备1名专职副主任(副科级)、行政编制2名和事业编制2名。

立足于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该县安委办结合相关文件,对党政领导干部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安全发展,行业主管部门按照“三个必须”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严格履行主体责任作出全面规定,明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该干什么、该怎么干,该干到什么程度”,层层压实安全责任,有效营造了一个领导抓、部门管、企业干,三方合力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安全大格局。

同时,县安委办联合巡查督办,推动工作落实,组建了安全生产督查组,对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全覆盖巡查,及时总结经验、通报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通过精准“点穴”形式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重要时间节点发现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全力盯办、督办及时整改,守住安全底线。

另外,注重党建引领,2021年,在县森林消防大队的基础上组建“阳山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2023年,成立中共阳山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支部委员会等,有效提升了该县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实力,使队伍建设走向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在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阳山构建三级应急联防联控体系(应急响应三级防控是什么标准)

自县安委办实体化运作以后,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更为有序有力,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2023年,该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赋能安全促发展》经验做法被应急管理部采用,并在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学习交流。

多举措、多维度提升乡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

在县安委办实体化运作的基础上,阳山县持续加强乡镇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全县13个乡镇均已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完成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置,实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独立的办公场所的“五有”目标。

强化人员配置。乡镇由副书记分管应急管理工作,配备1名副镇长或党委委员协助管理;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主任、副主任各1名。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人员力量按照一般乡镇不少于5人,较大乡镇不少于7人的标准配备。目前,全县13个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共配备90名在编人员。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阳山构建三级应急联防联控体系(应急响应三级防控是什么标准)

强化硬件建设。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达到“十个一”的标准,即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一批相对稳定的工作人员、一个文件档案柜、一套应急预案、一台值班电脑、一部值班电话、一部传真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一套应急视频系统。通过“十个一”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硬件设施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为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阵地和平台支撑。

强化综合管理。全县13个乡镇完成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和应急救援仓库建设,配齐配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实现“专兼结合、一专多能、保障得力”。

该县对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仓库物资建立管理网格,使管理更规范、调度更科学。同时,成立由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第一总指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指挥,分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任常务副总指挥,其他有关班子成员担任副总指挥,有关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乡镇应急救援指挥部。

此外,乡镇按照专兼职相结合、“一专多能”的原则和“1 2 N”(1名队长 2名副队长 若干名队员)的建队模式,组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乡镇级综合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按照一般乡镇和较大乡镇不少于20人,特大乡镇不少于30人的标准进行配备,不足部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录。镇级综合性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不少于30人。目前,全县13个乡镇共有综合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3支、367人。

以村(组)建设为抓手,把应急管理功能下沉到“最后一米”

近年来,阳山县高度重视行政村(社区)、村小组的应急能力建设,不断配强配齐应急管理力量,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触角延伸到村级神经末梢。

以村民自治为主导,健全村(组)应急管理体系。全县167个行政村(社区)均建立由党组织书记或村(居)委会主任任组长,“两委”委员、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个行政村(社区)明确1-2名应急管理负责人员,每个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的网格员、信息员承担应急管理工作。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阳山构建三级应急联防联控体系(应急响应三级防控是什么标准)

同时,以宣传教育为抓手,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到点到位。阳山县坚持以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灭火宣传月、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为有力抓手,运用微信、村庄大喇叭、走访入户、电话等各种形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救灾等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社会氛围。

该县还将辖区内3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监测管理,完成七拱镇太平镇共18个村居自动雨量(气象)站建设,普及村委三防责任人应急“一键通”使用,全面提升基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并制定出台了阳山县森林火灾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将辖区分成东、南、西、北四个片区,落实“包山头、守路口、盯重点、签责任、打早小”森林防灭火措施,在重点时段开展携装巡护和入户宣传。

此外,以“三机一艇”为基础,强化综合应急救援装备技术支撑。2022年以来,阳山县在全面建成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的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共投入1000多万元添置配备“三机一艇”(无人机、对讲机、发电机橡皮艇),把“三机一艇”作为重要基础支撑设备前移配置到行政村、村小组,将预警监测、通信保障、应急处突、抢险救援等环节推进到“最后一米”,不断推动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向事前预防转型。同时,以“三机一艇”作为基层灾害排查应对设备要件,建设基层主动作战、快速自救的最小单元,打造行政村一级“能发现、能保障、能自救”的防灾减灾救灾闭环工作模式。

该县“三机一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经验被省应急管理厅在全省推广,并在应急管理部《政治研究刊载》。

南方 记者 黄剑琴

通讯员 清远应急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阳山构建三级应急联防联控体系(应急响应三级防控是什么标准)

【作者】 黄剑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