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的监督作用(发挥好内部审计)

【来源:德州市审计局_审计文化】

投资审计转型以来,各级审计机关逐步增强对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将审计视野扩展至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着力于促进项目参建部门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在项目管理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响应,提出优化策略,保障政府投资项目顺利进行。但由于建设项目周期长、规模大,以及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力量不足的情形,跟踪审计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发挥内部审计在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的监督作用,成为构建公共投资项目监管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内部审计在跟踪审计中的主要优势

(一)内部审计能够实现源头控制。由于内部审计的天然优势,可以实现事前控制,有助于前移审计关口。在建设项目的初期,内部审计可以审查项目立项决策的程序、确定项目论证是否充分、有无违反建设管理程序虚报项目和投资等问题,评估违规决策可能给本部门和建设项目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并提出关于补充相关工作、完善决策程序的建议,进而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二)内部审计能够实时动态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较为熟悉,可以动态掌握建设项目申报及实施进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按照项目建设进度进行针对性和阶段性地跟踪审计,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建设项目各环节的风险点和重要事项,有利于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督,有效避免存在监督盲区和遗留问题。同时,在审查时能够减少资料收集和审前调查的工作量,可以灵活运用座谈询问、实地勘查等方法,降低审计成本,提高跟踪审计的效果和收益。

(三)内部审计能够加强整改落实。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实现立行立改,能够结合本部门实际和建设项目运行情况及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建议,确保整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便于及时跟进整改工作,实行整改责任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参建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对整改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确保整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能动性

(一)明晰职责,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政府投资审计在整合内部审计资源时,首先要确保建设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方面需指导建设单位设置专门的内审机构,并配备相关专业的内审人员,通过招才引智、与高校或第三方机构合作等方式,帮助建设单位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需考察内部审计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是否脱离财务部门且不能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单位,同时在其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健全制度,确保内部审计程序的规范化。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应强化制度建设,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指导建设单位及施工、监理等参建部门建立健全基建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制度文件,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据可依,及时对建设项目主要建设程序等内容进行指导监督。同时,审计机关应强化自身指导作用,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操作规范和主要流程,确保内部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和规范化,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转化成果,注重内部审计结果的实用性。在实践中,内部审计往往存在审计方法和技术滞后,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效率不高等问题,且由于内审人员缺乏宏观意识,对内部审计成果的分析和总结不足,导致内部审计成果难以加以运用。因此,审计机关应加强与内部审计部门的联动协作,指导内审人员对审计开展情况进行提炼总结,形成审计项目经验材料,通过指导开展内审项目、撰写内审案例和论文、整理内审案卷等方式,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水平、成果利用水平、归纳总结水平。(张德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