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光明这一大科学装置今年建成!(光明区9个大科学装置)

重磅!光明这一大科学装置今年建成!(光明区9个大科学装置)

光明科学城建设传来新进展!又一大科学装置年内将建成,建成后将有效赋能新材料研发。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明科学城建设如火如荼。它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个学科领域,集聚包括高等院校、大科学装置、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该大科学装置平台,将在今年建成投入试运行,建成后将有效赋能新材料研发。加快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新材料的研发进程,探索材料开发新模式。

国之重器

加速新材料研发

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俞书宏院士领衔,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联合建设,聚焦前沿科学和产业需求,注重产业应用,旨在将“新材料的研发周期减半、研发成本减半”,加速新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化应用,为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实现跨越式赶超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重磅!光明这一大科学装置今年建成!(光明区9个大科学装置)

深圳材料基因组永久场地效果图(以最终交付为准)

众所周知,材料是现代工业的基础,但说起“材料基因组”,很多人感到陌生。

2011年,美国率先提出旨在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和降低成本的“材料基因组计划”,成为美国继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第四大重大科研计划。随后,材料基因组的概念得到了全球材料科学家的响应,中国推出中国版材料基因组计划。

“材料基因组计划跟人类基因组计划很相似,材料中的原子的性质和排列,包括晶体结构和缺陷决定了材料的内在性能。”据深圳市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高压中子谱仪建设项目负责人、南科大研究教授韩松柏介绍,材料基因组是富有想象力的一个词,是这种新型材料研发模式的代称。通过分析、解构材料“基因组”,科学家可以改变传统材料研究方法,加速材料研发进程。

目前,我国在新材料技术方面,研发依赖于国外的技术,应用又依赖国外的市场,材料供应形势严峻。“材料基因组计划是我国在战略性关键材料上实现跨越式赶超的重要方案。”俞书宏院士表示,平台将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与环境、生物医药、仿生材料等产业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升级及前沿科学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叉,材料基因组可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应用,各学科的专家的交流合作为材料研究和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思维。光明科学城全力打造智慧人文宜居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集聚大批世界级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为跨学科合作提供了优质生态。

创新资源共享

赋能新质生产力

2018年1月,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设施项目建议书获批立项。

2019年11月,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

2020年10月,正式开始设施相关平台建设工作。

目前,位于光明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平台光明临时场地已经建成,永久场地将在今年动工。

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建设高通量制备、高通量实验室表征,高通量中子表征,高通量计算与数据库等四大平台。

俞书宏院士指出,今后将吸引企业在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上开展新材料的研发,进一步提升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和进程,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效能,为培育新材料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在“双区”建设和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背景下,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也深度融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发展,秉承“开放、共享、创新”的原则,面向深圳市、广东省和全国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特别是企业用户开放共享为深圳打造“20 8”产业集群提供重要的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平台。

重磅!光明这一大科学装置今年建成!(光明区9个大科学装置)

作为深圳制造业主阵地之一,光明区拥有贝特瑞、星源材质、新星轻合金、杜邦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439家,形成三大新材料产业细分集群,涌现出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如今,光明区正发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区,重点发展以新型显示材料和5G关键材料为重点的电子信息材料、以锂离子电池材料为重点的新能源材料、以二维材料为重点的前沿材料等细分领域。

通过大科学装置平台运行过程中与行业用户的深入对接,加强新材料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统筹衔接,有助于完善创新链的薄弱环节,形成上中下游协同创新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升级。

内容来源:宝安日报、深圳光明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